当前位置:首页 > 读书 > 正文内容

人生如诗——林语堂

hunterzuo2年前 (2023-04-21)读书454

Shakespeare.jpg

人 生 如 诗

林语堂

我认为,从生物学角度看,人的一生恰如诗歌。人生自有韵律和节奏,自有其内在的生长与衰亡,人生始于无邪的童年,经过少年的青涩,带着激情与无知、理想与雄心、笨拙而努力地走向成熟;后来人到壮年,经历渐广,阅人渐多,涉世渐深,收益也渐大;及至中年,人生的紧张得以舒缓,人的性格日渐成熟,如芳馥之果实,如醇美之佳酿,更具容忍之心,虽亦愤世嫉俗,但对人生的态度趋于和善;再后来就是人生迟暮,内分泌活动减少,若此时吾辈已经悟得老年真谛,并据此安排老年残年,那生活将平和、宁静、安详而知足;终于生命之烛摇曳而终熄灭,人开始永恒的长眠,不再醒来。

人们当学会感受韵律之美,像听交响乐一样,欣赏其主旋律、激昂的高潮和舒缓的尾声。这些反复的乐章对于我们的生命都大同小异,但个人的乐章要自己去谱写。在人们的心中,不和谐音越来越刺耳,最终竟能掩盖主曲;有时不和谐会获得巨大的能量,令乐曲不能继续,这时人们会举抢自杀或投河自尽。这是他最初的主题被无望地遮蔽,只因他缺少自我教育,否则,常人将以体面的进展和进程走向既定的终点。在我们大多数人胸中常常会有太多的断奏或强音,那是因为节奏错了,生命的乐曲因此而不悦耳。

人生有童年、成年和老年,谁也不会否认这是一种美好的安排。一天有清晨、正午和日落,一年要有四季之分,如此才好。人生本无好坏之分,只有各个季节有各自的好处,如若我们持此种生物学的观点,并循着季节去生活,除了狂妄自大的傻瓜和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,谁能说人生不能像诗一般度过呢?莎翁在他的一段话中形象地阐述了人生分七个阶段的观点,很多中国作家也说过类似的话,奇怪的是,莎士比亚并不是虔诚的宗教徒,也不怎样关心宗教,我想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,他对人生秉着顺其自然的态度,他对生活之事的干涉和改动很少,正如他对戏剧人物那样。莎翁就像自然一样,这是我们能给作家或者思想家的最高褒奖。对人生,他只是一路经历着、观察着,然后离我们远去了。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人生如诗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blog.nifeng.win/?id=4

分享给朋友:
返回列表

没有更早的文章了...

没有最新的文章了...